煙臺大和牧業有限公司
飼料行業的過去、現在和未來
2019/01/07 14:11
瀏覽量:
一、動物養殖的起源與發展
無人精確地知道中國或全球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飼喂動物的,惟一可以知道的是應該從有文字記載之前就開始了。約1萬年前,飼喂動物的技術同時在新月沃土,中東一帶,不久也在中國等世界多地發展,這對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。實踐證明,穩定的食物供給使得世界人口不斷增長,城市不斷擴大。2000年前的漢代,隨著野生作物和動物的馴化及農耕和灌溉的使用可足以供養2億多人口。然而,早期農業的進步并不能抵御和防范周期性的饑荒發生,甚至是進入今天的現代社會。
中國的夏朝及商周時期發明了金屬冶煉技術,人們開始使用青銅器農具,并開始建造水利灌溉設施,農業技術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。直到1900年代,西方開始使用合成肥料,可更好地控制土壤中氮磷鉀水平,使得農業生產力的提高發生了一個真正的飛躍。農業生產更加專業化,農作物產量大幅度提高;這又促進了動物養殖生產,進而在隨后的幾百年里使得人口翻番。這個發展階段的后半段被稱為“綠色革命”。
到20世紀,農業生產開始采用更先進的技術和機械化,導致食品生產體系進一步產業化?;?,化學農藥,抗生素和激素等農業技術的使用已非常普遍。飼料業的發展導致養殖場的規模擴大,利用規模經濟的優勢。與此同時,隨著養殖場的規模擴大,養殖場的數量逐漸減少,使得整個養殖生產效益提高。例如,1950至2000 年,美國養殖場的數量從550萬減少到200萬,美國此時看到專業化養殖場的發展趨勢,這樣的專業化養殖場今天仍然存在。舉肉牛生產為例,今天的肉牛生產已非常專業化,分母牛和犢牛飼養,架子牛飼養,飼料原料種植以及育肥牛飼養4大塊。養殖專業化使得農戶們在某一特定的領域成為專家,使得他們在這一領域專注技術改進,提高整個養殖系統的生產效率。在養豬和家禽生產系統中,生產者已采用完全集約化的生產系統,從飼料生產,屠宰加工,甚至到最終產品的市場營銷,如快餐食品等,均由一個公司或集團控制。
現代飼料業的發展可追溯到1810年德國開發了飼料常規分析法開始。該分析系統使得人們可對飼料的粗蛋白,粗纖維,氮,灰分和水分含量進行分析測定,將更新一級的技術引入飼料配方。美國佛蒙特州首個飼喂粉碎谷物的